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乔显佳
“这次终于被流量撞了个满怀。”周末,山东文旅济南电影幻城营销负责人孙总发信息爆料,他们的一面“网红墙”推出后,某网络平台曝光已经达五六百万次。线下流量更是激增几倍。景区开业后搞了不少策划,这次终于踩上点。
这面墙是一面山墙,位于电影幻城花园附近,通体被刷成橘红色,颜色甚是夺目。上面用白色涂料写了两个“错别字”:济南——“济”“南”二字各少了一竖。

趁着暑期,很多游客争先玩起“网红墙”,打卡拍照。纷纷用他们的身躯做笔画,更有人身体贴墙,摆成“大”字,一张“大济南”的朋友圈图片就此创作完成。经过人传人搞出一波又一波热浪。

山东文旅济南电影幻城“网红墙”,下同

旅游本质是体验经济,无论观光还是休闲,皆通一理。产业发展至今天,体验的重要性非但没有变弱,反而成为一切旅游开发、旅游项目的法门,不可或缺。那种单纯提供自然景观或者人工制造的“吸引物”供别人观看买单而缺少实质参与的做法越来越不合时宜。
游客旅游体验继续升级,“沉浸式旅游”应运而生。于是你看到市场冒出很多沉浸式情景打造、沉浸式酒店民宿,甚至沉浸式景区业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时下热门的景区多少都赋予“沉浸”的色彩。
随着游客旅游需求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旅游的垂直属性和满足“情绪价值”日益显现,后者几乎成为当下所有热门项目的秘诀。服务产业及时发现这一诉求并积极回应。这一期间,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城市抢先被玩出“花”,如“我在XX很想你”“大XX”“XX人必去”……
此番济南电影幻城推出的“错别字济南”,便是这种“城市梗”的延续,背后是对游客互动体验需求和情绪价值的尊重。另外增加了打卡元素,加入了“网红思维”。
“网红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对现代旅游景区而言不是不能有,而且具有了更多“必需”的色彩,否则很难抓住流量并在眼球经济中获利。
由此看,济南电影幻城的这面网红墙内活得很有“内味”。客观上是尊重了游客需求,抓住了现代旅游的本质。也提醒景区业态:有点儿“一竖”思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