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捷报频传,超百万应届生选择来粤留粤就业创业。与此同时,一场聚焦创业创新的热潮正在全国涌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自今年5月下旬启动报名以来,宣传发动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创客群体反响热烈、报名踊跃,大赛报名项目已突破7000个,充分彰显了大赛吸引力和影响力。
政企学研齐助阵
线上线下多元覆盖“造势”
为充分激发创业热情、吸引优质项目报名参赛,大赛组委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密集高效的宣传发动活动,大赛热度持续攀升。
启动伊始,组委会先后赴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长沙、南京、合肥等10个城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了28场线下宣介活动,走进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与青年学生、初创团队面对面深入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创业团队获悉大赛资讯后现场报名参赛;香港站宣介活动人气爆满,活动后专门组建港澳项目联络群,为港澳项目团队答疑解惑。
大赛还邀请到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领导,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澳门科技大学等粤港澳高校的专家院士,来自科大讯飞、优必选、亿航智能、华大集团、温氏集团、三七互娱等代表大赛五条赛道的知名企业家,以及霍启刚、何猷君等知名人士为大赛录制打Call视频,从政界护航到产业共鸣,从技术引领到实践落地,大赛汇聚多方力量为创业者加油鼓劲,形成强大号召力,彰显湾区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高地的战略优势。
粤港澳三地政府相关部门紧密协同,高规格召开新闻发布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对接本地高校、社会组织、创业孵化平台及投融资机构,深入发动港澳项目参赛。大赛组委会还精准对接了全国166家省内外高校,广泛覆盖重点科教资源区域,积极发动青年学生报名参赛、实现创业梦想。
宣传攻势实现了线上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多元覆盖。在深圳前海梦工场举办的广东卫视《众创英雄汇》节目、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办的第三届暑期港澳青创嘉年华缤纷日等活动,纷纷为大赛进行宣传引流,引发了参赛群体的密切关注。
报名项目量质齐飞
港澳创业者加速融入内地生态
密集而有效的宣传发动工作,迅速转化为创客的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大赛报名项目已突破7000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充分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对全国创业者的吸引力。大赛与“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相呼应,正成为激发湾区新质生产力、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
从报名项目结构看,“量质齐飞”是显著特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五大赛道均呈现活跃态势,紧扣国家战略方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参赛项目普遍技术含量高、商业潜力大,许多团队已注册企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员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呈现出高学历、高技术、高成长的鲜明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港澳地区参赛项目已超过1700个,广泛分布于所有赛道,其中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领域尤为活跃,数字文娱、设计创意、跨境服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这反映出随着湾区“软联通”的深化推进,港澳创业者正加速融入内地创业生态,成为大湾区创新创业版图的重要力量。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谢忠保表示:“参赛项目呈现出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强、港澳特色浓的鲜明亮点,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生态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吸引力。”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同气连枝,如今,这种文化认同、制度兼容、产业互补,正演变为湾区吸引全国创业英才的核心所在。正如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所言:“大湾区是一个融合多元文化、汇聚创新思维的广阔平台,充满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也坚定表示:“这是一个梦想与机遇交织的舞台,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开放的胸怀拥抱每一个敢于追梦的灵魂。”创业者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回应一个共同选择——落户湾区,奔赴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业热土,早已将“敢闯敢拼”刻进基因。从“三来一补”到“南派制造”,从电商潮起到科创浪潮,大湾区始终走在创新创业的前沿。特别是今年以来,广东通过“就业+创业”双轮驱动,以“百万英才计划”夯实人才基座,以湾区创业大赛撬动新质生产力,为创业者打造出覆盖政策、平台、资源、人才四大维度的全周期支持体系,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创客群体、创业团队扎根湾区、深耕湾区,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首选地、理想落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