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城夜话丨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时间:2025-05-24 00:15:00
今年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如期而至,“暖城”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答案藏在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湖广场的璀璨夜色里。5月18日傍晚,这里化身为欢乐的海洋。音乐喷泉、无人机表演与烟花秀组成的暖城“三件套”,堪称鄂尔多斯馈赠给游客的视觉盛宴。千架无人机齐飞,在夜空中变幻出跃马扬鞭、草原风光等巨型图案;百米喷泉随音乐节奏舞动,五彩灯光映照下,勾勒出灵动的水幕;璀璨烟花腾空而起,花雨与喷泉相互辉映,如梦似幻。这场极致的视听享受,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更成为鄂尔多斯文旅的崭新名片,让人不禁好奇,这座城市还藏着多少惊喜?如此精彩的开场之后,鄂尔多斯又如何将这份文旅热度持续下去?今年“中国旅游日”突出惠民乐民,鄂尔多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领域,给出了诚意满满的答案。成吉思汗陵、响沙湾、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等知名景区纷纷推出免门票或折扣优惠;线上线下同步发放300万元文旅消费券及200万元餐饮消费券……让更多人能够轻松踏上这场美好旅程,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文旅兴则经济活。自“中国旅游日”设立15年来,中国旅游蓬勃发展,鄂尔多斯同样成绩斐然,2家国家5A级景区、29家4A级景区,构建起“文旅+农业/工业/康养”等多元产业矩阵,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面对多元化旅游需求,鄂尔多斯更是抢抓融合创新机遇,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制定13项具体举措,覆盖巩固国内客源、拓展入境市场等领域,并走进全国17座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2025年1-4月,全市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和21.3%。文旅消费热潮涌动,鄂尔多斯如何将“中国旅游日”的节庆影响力持续扩大,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答案在于以“心意”打造“新意”,以“诚意”吸引游客,用“值得”留住游客。鄂尔多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特色亮点。实施文旅深度融合、特色品牌塑造、乡村旅游提质等一系列举措,支持举办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会展销等活动,让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和体验“破壁出圈”。例如鄂托克前旗立足排球文化群众基础广泛,成功举办鄂尔多斯草原村排系列赛事活动,全面展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民族团结和谐氛围、红色文化厚重底蕴、草原风光独特魅力,呈现出以赛助旅、以赛兴业、以赛营城的良好局面。当然,想要真正留住游客,不仅要有亮眼的特色,更要苦练内功补短板。鄂尔多斯深知,维护好游客合法权益,才能让游客感到不虚此行,离开后还想再来,并愿意“背书”点赞、乐于传播分享。近年来,鄂尔多斯重视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从经营主体自律、部门强化监管、高效处理投诉等角度重拳治理旅游乱象,聚焦“人人是形象、处处是风景、事事是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从旅游线路官方推荐,到街角出行住宿优惠,鄂尔多斯以事无巨细的热情、“闷声对你好”的实在,换得“有朋自远方来”。这份用心经营,为鄂尔多斯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游客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能让人看遍山川湖海、世间万象,为生活增添别样精彩。鄂尔多斯这场文旅“狂欢盛宴”已然徐徐铺展,以“流量”为契机,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的步伐愈发坚定。未来,鄂尔多斯将继续以文化铸魂、以旅游塑形,让文旅“流量”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量”、民生“福量”,在建设文化强市的征程中,奋力书写属于暖城的时代答卷。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孙永芳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