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华成语少年英雄会”赛场战意沸腾,备受瞩目的中学生“青春战队”强势登场。少年们眼神如炬、应答迅捷,扎实的成语功底与蓬勃的青春锐气激烈碰撞,将赛事紧张氛围推向新高峰。

图为“连绵不断”成语飞花令比赛现场。
候场时,少年们就透着不服输的韧劲:有的低声互相考校生僻成语,有的紧贴赛场入口研究“出击”路线。角落里,14岁的袁魏晨安静翻阅着《邯郸成语典故》。他坦言,去年参加“成语少年英雄会”遗憾落选,今年能够参加晋级赛格外开心,“这本书我常带在身边,有空就翻一翻”。
“看,杨子跃来了!”人群中传来低语。去年三等奖得主杨子跃自告奋勇地谈起了比赛经验,“相比于死记硬背,我喜欢翻阅史书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这样不仅能让我对成语有深层次的理解,也能记得更牢固。”
不远处,14岁的选手程英哲和张木子贤摩拳擦掌,面对记者兴奋地介绍他们的“科技派”备战:“为了这次比赛,我们一起找了不少方法。除了平时多翻史书,从典故里记成语,还试着用AI软件做‘你问我答’的练习——它会随机出成语题,考含义、考出处,有时候还会反过来提问举例,挺有意思的。”“像闯关游戏,又刺激又能练真本事。玩着学,记得牢,反应快,这才带劲!”张木子贤笑着补充道。
赛场的热烈氛围与少年们的跃跃欲试,终于在“左右开弓”环节迎来最直接的爆发,赛场瞬间化作高手的秀场。13岁选手张可心手腕轻旋,精准夹球,轻松入筐时带起的风都透着利落;13岁选手卢一万手指夹、提、放动作行云流水,可脸上的神情却像被按了“快进键”:眉头紧锁如临大敌,得手瞬间嘴角咧到耳根,卡壳时一脸懵懂,破解后挑眉得意……表情切换之快让人应接不暇,这份浑然天成的喜感,让他成了引爆全场笑声与掌声的“快乐源泉”。
在速度与欢乐之外,14岁选手高诗语展现沉静力量。眼神专注,每一次夹取、放置精准稳定,以30球的成绩出色完成挑战。这份超越年龄的冷静,赢得裁判无声赞许。真正的考验紧随其后——公认最难的“连绵不断”环节。当主持人掷出“日”字主题,现场气氛骤然凝滞。压力之下,高诗语却在话音未落时开口作答:“拨云见日、日久天长、后羿射日、度日如年、日久生情。”五个成语一气呵成,既紧扣主题又意境丰富。话音刚落,场边便响起家长们自发的掌声与赞叹,就连邻组正备战的选手也忘了紧张,忍不住转身隔空对她比出大大的“赞”。得知当天取得了495分的好成绩,高诗语眼睛一亮,喜悦之情再次化作成语脱口而出:“从候场到比拼,每一秒都‘津津有味’!和大家一起学成语,简直‘乐享其中’,现在满脑子都是——‘还想再来一轮’,这大概就是……‘乐不思蜀’吧!”
本报记者 郝雨/文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袁艺睿 范文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