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上半年业绩分化凸显 跨国零部件巨头打响“盈利修复战”

时间:2025-08-22 11:24:00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近期,全球各大汽车零部件巨头陆续揭晓其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叠加供应链重构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各大巨头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显著分化。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从已发布财报的企业表现来看,部分汽车零部件巨头通过重组优化、成本管控及效率提升等举措,实现了利润率回升与盈利修复。尽管电动化业务仍普遍承压,但行业转型的步伐并未停止。与此同时,企业加速推进业务剥离、分拆或合作等结构性调整,以应对经营挑战。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已成为各大企业的核心增长引擎。

以法雷奥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下降4.1%,营业利润率却提升0.5%。对于上述财务表现,法雷奥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营业利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法雷奥集团成本管控措施的初步成效、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我们在维护产品价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对于零部件巨头通过业务分拆或合作应对转型压力,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汽车行业资深顾问梅松林告诉记者,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尤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为甚。这导致汽车零部件巨头都面临三种不同的业务:处在上升期的新兴业务,处于成熟期的业务,处于衰退期的业务。“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业务需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处在上升期的新兴业务可以上市,成熟期的业务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生存之本,而衰退期的业务就得考虑如何降本增效、如何退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完全成熟之前,专业化将是汽车零部件商的主旋律。一旦这些新技术成熟后,零部件商的主旋律就会转向大而全、规模化运营模式。”

零部件巨头“喜与忧”

7月下旬,法雷奥率先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4.1%,录得106.6亿欧元,但其营业利润率逆势提升0.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8月1日,采埃孚官微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采埃孚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增至8.74亿欧元(2024年为7.80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提高至4.4%(2024年为3.5%)。采埃孚上半年销售额为19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220亿欧元下降10.3%。

2025年第二季度大陆集团销售额为96亿欧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100亿欧元,下降4.1%。第二季度调整后经营性利润为8.34亿欧元,对应的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8.7%。

记者注意到,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了显著冲击。随着行业盈利策略分化明显,部分企业通过激进价格调整应对压力,而法雷奥提到“精准把控产品定价策略”。

上述策略在不同区域市场(如受关税影响的北美、竞争激烈的中国)如何落地?上述法雷奥中国相关负责人称,在北美市场,法雷奥已经在采取措施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集团对供应链进行了审查,以便尽其所能减少新关税的影响。截至2025年6月30日,通过采取的行动已使集团在墨西哥生产并进口到美国的产品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的90%以上。

“集团的目标是从客户那里获得全部相关费用的补偿。目前,法雷奥已与北美所有主要客户签订了补偿协议。”上述负责人称,“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成功地对价格进行了强有力的管控,这是我们提高毛利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下半年,我们也将继续保护我们的销售价格。”

美国关税新政让企业更依赖亚太市场。梅松林告诉记者:“欧美市场也很重要,尤其是北美市场。尽管美国关税影响了企业利润,但美国汽车市场收益丰厚。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市场在电动化方面领先全球,尽管零部件巨头的电动化业务面临增收不增利难题,但随着电动化市场进一步扩大,各个领域的头部供应商将以规模取胜,最终会取得较好的盈利回报。”

阵痛中谋“盈利修复”

为应对经营挑战,不少零部件巨头纷纷挥起“手术刀”,以业务重组、资产剥离和战略分拆的组合拳重塑筋骨。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在德国总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时表示:“采埃孚正在推进史上最全面的重组计划。我们将盈利能力与竞争力放在首位,全力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布局。对此,我们正积极应对并加快重组进程。”

作为公司结构变革的一部分,采埃孚正在评估多种方案,旨在通过合作关系或伙伴关系为盈利表现良好的电子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开拓新增长机遇。柯皓哲表示:“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需要一项针对性的重组计划,确保长期竞争力与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此外,大陆集团汽车子集团将于2025年9月18日作为独立公司上市。“在高度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我们持续强化各子集团运营韧性与组织灵活性,这些努力初见成效。汽车子集团正以积极的发展势头迎接9月的分拆。”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Nikolai Setzer(司徒澈)表示。

“我们通过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实现了研发支出的降低。”上述法雷奥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研发效率的提升得益于以下措施:一是动能系统事业部成立带来的协同效应;二是推进项目开发标准化;三是在成本竞争力强的国家发展额外技能;四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以动能系统事业部成立为例,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24年开始,法雷奥集团将原有的动力总成系统(PTS)和热系统(THS)事业部合并为动能系统事业部,新事业部通过更精简、更高效、更灵活的组织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保持法雷奥的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法雷奥2025年的销售额目标从215亿至225亿欧元调整至最低约205亿欧元。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与最低的215亿欧元相比,10亿欧元的差异主要来自于7.5亿欧元不利汇兑的影响(欧元对其他货币),以及小部分疲软市场的影响。”

“我们将继续推进已经宣布的重组措施,提升运营效率,并从这些措施中获益,同时也将严格管控集团的每一项成本,从而维持今年的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目标不变。正如前面已经提到,我们会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说道。

“重仓”中国市场不变

“采埃孚始终重视中国市场。我们将持续投资与创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电驱动领域,新一代总成和零部件产品近期在中国实现量产,并接连赢得中国主机厂订单,金额超10亿欧元。”对于中国市场,采埃孚亚太区一位发言人说道。

采埃孚已将多款战略级新品率先押注中国市场并实现落地。上述发言人还表示,采埃孚中国团队开发的行星齿轮同轴减速器今年将首次在中国实现量产,该产品在节省一半空间和重量的同时,可大幅提升效率,使得采埃孚成为同轴减速器领域的领先供应商。采埃孚在杭州的电驱动工厂于今年6月开始量产下一代800伏电机,产品搭载于国内外客户主流车型。此外,采埃孚在沈阳的电驱动工厂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下一代电驱系统,配套国际豪华汽车的电驱动平台。“为顺应中国新能源混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采埃孚基于自身系统优势,将最先进的第四代混动变速器引入中国,计划在明年实现量产,目前已获得首批订单。”

为有效应对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采埃孚正通过深度本地化布局,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采埃孚在中国的本地化主要体现在生产、研发、采购、决策上。

中国市场对法雷奥同样重要。2025年上半年,法雷奥累计斩获了118亿欧元订单,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0%。其中,中国车企的新订单增速显著规模相当于同期销售额的3倍。

“中国是法雷奥集团最重要的市场和创新策源地,集团调整了其客户组合,面向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业务进一步扩大。2025年上半年,法雷奥在中国约50%的主机厂配套销售额和约65%的在华订单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包括合资企业),新增订单量是目前中国汽车制造商销售额的3倍。”上述法雷奥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标配率为60%,其中L2++级别的高速领航标配搭载率为17.3%,高级别辅助驾驶的市场增量空间较大。对此,法雷奥打算利用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单元、软件定义汽车的新型集中式电子架构等单车装备的增加,以及软件在移动出行方面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来把握市场机遇。”

“中国是大陆集团重要的市场之一。”大陆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汽车子集团拆分上市后,未来的欧摩威集团持续根据本地需求进行调整。提升本地化研发中心的发展,以及加强本地研发人员的能力提升,以满足本地及全球需求通过赋能本地团队,提升组织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