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实现“双过半”目标!成都市重点项目建设半年“成绩单”来了

时间:2025-07-16 09:03:00

7月1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均超进度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据悉,今年1-6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7.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4%,高于时序进度9.4个百分点。其中,100个市领导牵头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730.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3.2%;13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5%;257个拟开工批次项目中130个已开工建设,74个项目实现提前开工。

多个标杆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重大项目的高效推进,为成都市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全市47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878.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6%;18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571.8亿元,进度60.5%;290个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投资558亿元,进度58%。值得一提的是,599个“3+22+N”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02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4%,高于时序进度11.4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背后,是多个标杆项目的突破性进展。在成都高新区,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据悉,为保障该生产线项目高效推进成都高新区组建电子信息服务专班,通过“管家团”靠前服务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帮助企业打通水电配套等堵点,确保项目“落地即开工”。

天府中央商务区则紧扣“聚人兴产”工作主线,推进建产一体“立园满园”。四川水发科创中心从开工到投运仅用时不到两年,已累计实现营收超50亿元、税收超2.3亿元。该项目依托跨区联动机制,推动水电配套工程同步实施,构建起水资源管理的完整生态圈。

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样跑出“加速度”,国泰真空复合集流体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封顶”。该项目通过现场踏勘“提前办”和施工设计“并联推”,在签约6个月内拿地开工,年底主体封顶,今年6月已全部完工,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5亿元。

县市新城提速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成都深入实施“强县活区”行动,推动县市新城在项目建设上跑出“加速度”。彭州市成功引进32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协议总投资179亿元。该市创新“六维服务保障”模式,通过预审批和容缺受理,将影响开工的事项压减50%以上,审批时限压缩30%,助力华西堂等项目“拿地即开工”。

大邑县则以成都圣诺生物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原料药生产项目为契机,创新“极速”审批模式为项目量身定制专班服务,预计压缩审批时限60%,抢出近3个月黄金建设期。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投资17亿元,建成后年营收不低于6.32亿元,为医药健康产业注入新动力。

邛崃市聚焦物流配套短板,加快推进羊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为省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5.79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今年12月完工;二期桩基施工中,三期计划8月进场。项目建成后将显著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

民生项目共享发展红利

在“投资于人”的导向下,成都的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同步提速,让市民共享发展红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二期项目作为华西医院“十四五”发展建设规划中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重要物理载体,与锦江院区一期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据悉,该项目概算投资13.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设置有300张床位,以创伤急救为主,设置急诊、急救和手术室等功能模块,并配备直升机停机坪,可在紧急救援时实现伤员空中转运。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锦江院区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四川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城市通勤效率大幅提升,目前成都城市轨道交通16条线路、423座车站、670公里线网有效覆盖中心城区、城市新区,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分担率达63%,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达到34%,中心城区近一半市民享受“5公里内通勤”便利。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空载试运行,后续将全力以赴推动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高水平开通初期运营。

红星新闻记者 方舟

原标题:实现“双过半”目标!成都市重点项目建设半年“成绩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