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开放日,民法典“活”起来
——全国检察机关举办“‘典’亮生活,守护美好”检察开放日活动纪实

重庆市巫山县检察院检察官为村民带来民法典普法小课堂。
“乡亲们,今天检察官来咱们村,就是给大伙儿讲讲法律那些事儿的!”5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笑着对围坐一圈的村民们说道,“合同纠纷、土地流转、老人赡养,有啥子疑难莫缩到边边角角,像掰包谷粒那样敞开了问。”在下庄村“愚公讲堂”的长条凳上,村民们认真聆听巫山县检察院检察官们带来的民法典普法小课堂。
这一幕,是全国检察机关推动民法典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在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全国检察机关以“‘典’亮生活,守护美好”为主题,通过同步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参与高质效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展示、法治情景剧展演和典型案例发布等,既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积极成效,也让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
从繁华都市到乡村田野,从社区广场到校园课堂,检察机关通过情景剧、以案释法、互动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民法典真正“活”起来,成为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维权手册”和“生活指南”。
案例故事中的法治温度
“牵动人心,直击心灵。这几个案例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温度。”5月16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47次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武警天津总队机动支队某侦察股股长张龙飞被检察官讲述的办案故事深深吸引。
法治的温度,正随着一个个鲜活的办案故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递。
“一套商铺为何被‘卖’两次?虚假合同与调解书背后,谁在偷逃60万元税款?”
“五次报警记录为何换不来一纸离婚判决?家暴受害者如何才能挣脱‘枷锁’?”
“三起矿工讨薪案为何均为快审快执,且所诉工资数额大?虚假诉讼的‘完美剧本’暗藏哪些破绽?”
…………
在贵州省检察院开展的民法典颁布五周年检察开放日活动上,来自遵义市红花岗区检察院、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检察院、金沙县检察院的3名检察办案人员结合自身办案经历,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办案中如何践行法治精神、传递司法温度、展现检察担当的动人故事。
此次活动还发布了7件贵州省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典型案例,涉及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等篇章,聚焦交强险死亡残疾赔偿限额、虚假诉讼逃避国家税费、最高抵押额限额认定、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等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囊括了生效裁判监督、执行监督、支持起诉等民事检察职能。
“检察机关在民事权益保障方面成效显著,这些真实的案例给我们很大启发。”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律师协会监事长、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在点评时表示,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多办精品案。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驰远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宏毅表示:“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实施好民法典,加强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和审判活动、执行活动监督,加大支持起诉工作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山东省聊城市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东昌府区检察院检察官季玲玲展示的一封当事人来信令全场动容——“日子终于能往前走了”。这一检察机关帮助被撞成重伤的当事人成功执行到民事赔偿款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司法工作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高唐县检察院检察官讲述的关于“22把木梳和一个聋哑人”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感动——一场听证会上,高唐县聋哑手艺人洪某通过纸笔“诉说”:经检察机关持续3个月的调解,终于拿回被拖欠6年的3000元手工木梳货款。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舜翔(聊城)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东旺认为,这些办案故事生动展现了民法典的人民性,充分彰显了检察官的专业法律素养,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他指出,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检察干警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民事案件的为民情怀,不仅传递了法治温度,更让民法典精神真正深入人心。
“检察机关保障民法典正确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作为和担当,令我非常感动。”山东省聊城市人大代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姚淑霞谈到,检察官讲述的办案故事,真实展现了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故事中温暖的细节展现了检察干警“如我在诉”的为民初心。
在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检察院举办的“‘典’亮生活,守护美好”检察开放日暨“益心为公”志愿者座谈会现场,三位青年检察干警分别从自身履职角度出发,为在场嘉宾带来了四个既生动又接地气的检察办案故事。
“妇女权益的保障只有更多主体参与,才会更有力度。”“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加强法治宣传力度。”活动现场,来自妇联、高校、律所、医院等各行业人士就如何更好开展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集思广益凝聚法治共识
精准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办理生效裁判、执行监督等案件超4.2万件,守护弱势群体权益,进行民事检察支持起诉1.3万余件……
5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木沙·买买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代表阿迪拉·阿布力米提及自治区政协委员梁玉春、热孜婉古丽·吐尔逊等受邀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近距离感受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实际成效。座谈会上,阿迪拉·阿布力米提等就民法典的宣传普及、加强民事检察工作等提出意见建议。
同日,陕西省渭南市检察机关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受邀嘉宾参观了华州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红色检察文化教育培训宣传室,观看了民法典宣传视频及华州区检察院拍摄的法治情景剧《破茧》。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精准高效和普法宣传的创新出彩。”全国人大代表、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逆向工程技术员刘盼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精准监督,提升民事检察质效,为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甘肃省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以及高校师生代表二十余人走进检察院。
在陇原大地,甘肃省检察院开展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同样引人注目。20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共同见证新时代民事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新区城投集团兰州瑞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家政事业部负责人赵振香说:“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检察机关深厚的文化底蕴、科技赋能法律监督的精准高效和普法宣传的创新出彩。”她表示:“希望甘肃省检察机关继续依法履职,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甘肃省人大代表、中铁兰州局兰州铁路工人文化宫综合办职工蓝波则从普法角度提出了建议:“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讲述检察故事,与学校、社区常态化协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让群众零距离接受法治熏陶,感悟法治精神,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蓝波代表的普法理念与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浦东支公司资深经理赵新星不谋而合。在参加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赵新星代表同样强调了普法的重要性,“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检察官能够多走进企业、社区进行普法宣传,扩大办案效果。”
此次活动中,受邀嘉宾积极建言献策。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提出:“在行政检察中也要贯彻落实好民法典,建议加大行政检察建议的监督力度,让行政纠纷和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瑾之润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许海霞则聚焦企业发展提出建议:“加强破产领域的检察监督力度,对国有企业破产进行合理评估、合理整治,防止不规范情形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而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中,受邀的宁江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及妇联、工会、民企等单位代表围绕民法典宣传的深度广度、检察监督质效的提升路径、民营企业的法律需求等展开了热烈交流。
这些活动生动展现了民法典的实践成果,通过集思广益凝聚法治共识,为深化民法典实施和推进法治建设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走进群众心里
民法典的精神,正随着法治宣传的脚步越过山川,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仲村大集上,山东省青岛市检察机关的法律咨询“摊位”被热情的群众团团围住。
在仲村大集上,山东省青岛市检察机关的法律咨询摊位被热情的群众团团围住。
“检察官,我弟弟因为宅基地的事和我闹得不可开交,我该怎么办啊?”“两年前朋友借钱没签合同,现在他不还钱,有什么办法吗?”面对群众连珠炮似的提问,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涉及农村宅基地、民间借贷、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让群众听得明白、记得清楚。一位群众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西藏阿里军分区什布奇边防连,法治的温暖驱散了高原的严寒。西藏自治区札达县检察院检察官围绕民法典中与军人权益息息相关的条款,结合军人在婚姻家庭、财产保护、人身权益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官兵们释疑解惑,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检察院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
“法治春风”同样吹进了企业。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检察院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民法典合同编的讲解和分析,重点讲解了民法典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企业职工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民法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创新“互动+沉浸+体验”普法模式。
乡村同样是法治宣传的重要阵地。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创新“互动+沉浸+体验”普法模式,在乡村设置了“法律知识问答”“法律盲盒”“条文连连看”“法治大转盘”等趣味活动。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告诉记者:“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才知道民法典就在我们身边,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社区普法中,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通过“摊位普法”的形式,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易拉宝整齐排列,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检察官向群众派发精心制作的《民法典十问十答》等普法宣传手册,针对群众提出的邻里纠纷、劳务纠纷等法律问题,检察官化身“法律顾问”,逐一进行专业解答。一位社区居民说:“检察官讲得太好了,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陕西省武功县检察院的活动现场,一位群众在咨询台前询问:“我家楼上住户的房子漏水把我家房子泡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武功县检察院干警耐心地为其解答:“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因相邻关系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您可以先与楼上住户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楼上住户赔偿您的损失。”
“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宣传,针对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诸如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劳务合同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详细解读,让村民们听得懂、记得住,提高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法律意识,让法治的种子在基层乡村生根发芽,为优化基层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毛相林代表建议。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 记者:郭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