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通枢纽,机场不仅是航线的交会点,更是各类生产要素的“流量入口”。济南机场、青岛机场两座年旅客吞吐量超2000万人次的区域航空枢纽,与布局于烟台、临沂等地的其他8座运输机场,编织起山东内畅外联的空中通道网络。
“下了飞机乘坐机场巴士,一站直达明水古城,凭登机牌免费入园。逛完景区,在明水古城候机楼值机,乘巴士返回机场。”7月底,重庆大学生小杨在济南体验了一次“游玩+交通”无缝衔接的夏日赏泉之旅。“济南机场与明水古城的直达巴士每日双向对开,50分钟即可到达,降低旅客出行成本。”济南机场明水古城城市候机楼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暑期,山东不少热门景区加入了与机场的“联动”。7月,济南机场推出活动,凭登机牌享受灵岩寺、九如山门票优惠,免费兑换鲁山国家森林公园门票;临沂机场推出凭登机牌享受沂河游船、舞台剧演出票价折扣等活动。
“机场要发挥链接各类资源的优势。”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市场发展部部长丁建曌说。登机牌成为景区的“入场券”“优惠券”,结合空铁联运、空巴联运等延伸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同时,带动二次消费,激发乘数效应。
深入挖掘优质文旅资源,打造契合旅客多元化需求的航旅产品,需要技术与平台的助力。6月,山东机场与同程旅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OTA平台能帮助机场针对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需求开展业务,机场则为其提供机票、住宿、餐饮等优惠,优势互补。”丁建曌介绍。
客货运航班不仅为文旅产业带来客流增量,更多产业的“流量”也通过机场加速集聚。
自今年3月全国首个非口岸开放机场航空运输类海关监管场所在菏泽机场启用以来,该机场已开通“达卡—广州—菏泽”等多条国际货物转关运输通道。
菏泽鄄城被称为“中国发都”,全县有670家大小发制品企业,年产值达50多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然而,当地企业却常常受困于运输成本高和时间长的问题。“以往,发制品原材料和产品需先运至广州等口岸机场清关,再通过国内航班转运至菏泽,中转环节繁琐。”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菏泽机场航空发展中心负责人樊庆说。
经过对原有货站升级改造,菏泽机场占地4300平方米的国际货站投入使用,“虚拟口岸”智慧监管模式同步落地。如今,依托这种模式,国外货物可以“一单”到菏泽,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
一座国际货站的设立,带来的不仅是物流的便利,也为更多要素和资源集聚菏泽开辟了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借助菏泽机场国际航空转关业务,满足更多菏泽本地发制品、鲜花、宠物用品等的进出口需求,并吸引其他产业落户菏泽。”吴聪说。
空运是跨境电商货物的重要运输方式,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机场货站也向“综合贸易服务中心”升级。
“烟台机场已初步形成至日韩的‘货机快线’,每周可提供2000吨以上的日韩航空运力。”烟台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烟台机场还引进“菜鸟烟台优选仓”,通过大密度的日韩航班量构建稳定的物流通道,吸引了来自江浙、广深等地的跨境电商货物来烟台发运。
增强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离不开硬件设施的保障支撑。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加快推进,航站楼主楼主体结构初见规模,西一、西二两条3600米跑道已现雏形,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二阶段)济滨高铁遥墙机场站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成后,济南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的保障需求,辐射周边10多个城市、7000万人口。(范薇 王健 徐超超 唐亚迪)
来源:大众日报